提高焦炭质量,从资源分配上主要在于以下两点:一,据统计,我国煤炭资源保有储量为10070亿吨,其中可开采储量为1891亿吨,但炼焦煤的储量占全国煤炭贮量的25.28%,主要炼焦煤种 (焦煤和肥煤) 的储量又在炼焦煤储量的40%以下。所以,仅靠提高主焦煤的配比来提高焦炭质量是不科学,也不经济的。现在我国焦炭生产能力已超过3亿吨。2006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炼焦企业共生产焦炭1.2897亿吨,同比增长13.63%。按这种发展态势估计,我国炼焦煤资源很快就会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。所以,我们应依靠炼焦科技进步,逐步减少主焦煤的配比,而又不影响焦炭质量,甚至有所提高,才能实现我国炼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。二,焦灰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炼焦煤的性质。所以,合理选择炼焦煤基地是保障焦炭质量的首要措施。炼焦煤基地的理想条件是:煤质好(含碳高,灰分少,含硫低,可磨和可选性好,···
焦炭是炼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原料,其质量指标对高炉运行和生铁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现有焦化企业大多采用多配优质炼焦煤来保证生铁质量,造成了成本的上升和优质资源的浪费。因此,对焦炭质量进行更准确地预测,并优化配煤方案,从而合理利用炼焦煤资源,成为了焦化企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。结合影响焦炭质量的若干因素,几十年来各国研究人员研究出了众多预测焦炭质量的理论和方法。特别是近年来,随着高炉解剖研究、焦炭显微组分和结构研究以及煤岩学研究的发展,对于焦炭在高温反应性能、焦炭显微结构与孔孢结构、煤岩显微组分与变质程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,在理论上和实践方法上都在逐步深入,并取得了一定成果。焦炭质量预测从广义上讲,包括焦炭的灰分、硫分等化学性质指标,冷态强度指标以及热态性质指标。焦炭灰分与硫分预测焦炭的灰分、硫分与配合煤的灰分、硫分有直接的关系,在生产条件稳定的前提下,两···